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开端-《草莽年代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那个杵在他身后,都没敢走过来跟他对话的副厂长,他估计难堪大用。

    “哦,走走,但……李董,厂长,他不在。”

    “不在?”李亚东蹙眉问,“去了哪里?这种事情都不回来的吗?”

    酒厂转让的大事,一把手居然不出面,那还谈个鬼?

    “应该是有些事情搞耽搁了,我听说日苯那边最近在发地震。”

    “日苯?”李亚东眉头一挑,“他出国了?”

    “嗯,厂子不是面临破产吗,他说心里郁结,想出去散散心。”

    “何镇长,你应该没去过日苯吧?”

    “哦,还真没。我跟他不一样,有行政官职,出国很麻烦,各种手续,能烦死个人,而且我也不太乐意去。”

    “怪不得,去过日苯你就知道,那边基本每个月都发地震。”

    何树清: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去了多久?”

    “快……三个月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知道了。”李亚东狠狠地往地上啐了口唾沫。

    人渣败类,说的就是这种人。

    90年代的下岗潮中,虽然数千万的工人遭受到了灾难性的伤害,但也有一小撮人赚了个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而这一小撮人大致分为两类,一类笨点的,如同这个厂长一样,知道工厂难以为继,迟早要倒台,于是便趁机捞够了下辈子的华荣,躲到国外,从而加速了工厂的灭亡。

    李亚东之前看过一篇报道,一个最终被抓回来的人,他说的一番话,应该能代表这个群体的整体心理——我为工厂操劳了一辈子,上面说不搞就不搞了,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,那些是我应得的!

    所以譬如灵溪酒厂,那一万名员工,他们应得的又是什么?

    就是那张珍藏在锈迹斑斑的铁盒里的、然后在某个黄昏时分,趁妻儿不在,将它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翻看一下,摩挲一阵儿,继而心生荣耀的东西?

    第二类是聪明点的,他们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历史事件,然后费尽心机将工厂弄破产,继而利用关系和政策,私人再将其用很低廉的价格买下来,实现彻底私有化。

    这种人已经不是人渣,而是毒瘤,国家的毒瘤。

    ()


    第(3/3)页